【17草名字】在中医和传统植物学中,许多植物因其独特的药用价值而被赋予了别称或俗名。其中,“17草”是一种常见的民间称呼,指的是一类具有相似药效或形态特征的植物,通常用于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用途。以下是关于“17草”的相关名称及其特点的总结。
一、
“17草”并非一种特定的植物,而是对多种植物的统称,常见于中国南方地区。这些植物多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湿润、阴凉的环境中。由于其药用价值较高,常被用于民间偏方或中药配方中。不同地区的“17草”可能指代不同的植物种类,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辨识。
为了方便了解,以下列举了17种常见的“17草”名称及其简要介绍,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这一类植物。
二、表格:17种“17草”名称及简介
| 序号 | 名称 | 学名(部分) | 特点与用途 |
| 1 | 七叶莲 | Hedera nepalensis | 叶片掌状分裂,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作用 |
| 2 | 石椒草 | Solanum nigrum | 茎直立,果实黑色,可治疮毒、跌打损伤 |
| 3 | 马齿苋 | Portulaca oleracea | 肉质茎,味酸,常用于清热利湿、止痢 |
| 4 | 狗尾草 | Setaria viridis | 花穗形似狗尾,可入药,有止血作用 |
| 5 | 大青叶 | Isatis indigotica | 叶片大,味苦,用于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
| 6 | 紫花地丁 | Viola philippica | 花紫色,根可入药,有清热解毒功效 |
| 7 | 金银花 | Lonicera japonica | 花朵初白后黄,常用作清热解毒药材 |
| 8 | 蒲公英 | Taraxacum mongolicum | 全株可入药,有清热解毒、利尿作用 |
| 9 | 野菊花 |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 花瓣细长,常用于清热明目、解毒 |
| 10 | 马鞭草 | Verbena officinalis | 茎四棱,花紫色,可治感冒、头痛 |
| 11 | 金钱草 | Lysimachia christinae | 叶片圆形,有清热利湿、排石功效 |
| 12 | 水杨梅 | Baccharis trimera | 叶片锯齿状,根可治风湿、关节痛 |
| 13 | 三叶鬼针草 | Bidens pilosa | 叶三出复叶,可治感冒、腹泻 |
| 14 | 红花酢浆草 | Oxalis corniculata | 花红色,全株可入药,有清热解毒作用 |
| 15 | 翼首草 | Pterocephalus hookeri | 根部可入药,用于止血、抗炎 |
| 16 | 岭南过路黄 | Lysimachia glabra | 叶卵形,根可治蛇伤、跌打损伤 |
| 17 | 一枝黄花 | Solidago decandra | 花黄色,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功效 |
三、注意事项
虽然“17草”在民间广泛使用,但因不同地区所指植物不一,使用前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师或植物学家,避免误食或误用。此外,部分植物可能含有毒性成分,需谨慎处理。
如需进一步了解某一种“17草”的详细药理作用或使用方法,可继续查阅相关中医药典或专业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