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作文】2016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延续了近年来关注社会现实、人文精神和思辨能力的命题方向。全国各省市的作文题各有侧重,但整体上都强调了对考生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思想深度的考察。以下是对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的总结与分析。
一、全国卷作文题目回顾
| 地区 | 题目 | 内容简述 |
| 全国卷Ⅰ | “奖惩之后” | 材料讲述一个孩子因考试成绩好被奖励,而另一个因成绩差被惩罚,引发对教育方式的思考。 |
| 全国卷Ⅱ | “语文学习的三重境界” | 引用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引导学生思考语文学习的过程与感悟。 |
| 全国卷Ⅲ | “小羽的创业故事” | 讲述一位青年通过创新与坚持,最终成功创业的故事,强调社会责任与个人成长。 |
二、作文题型特点分析
1. 材料作文为主
多数省份采用材料作文形式,要求考生根据提供的材料进行立意、展开论述。这类题目注重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写作能力。
2. 关注社会热点与价值观
如全国卷Ⅰ的“奖惩之后”探讨教育公平与激励机制;全国卷Ⅲ的“小羽创业”则体现创新与责任并重的价值导向。
3. 引用经典或名人名言
全国卷Ⅱ直接引用王国维的“三境界”,既增加了文化内涵,也引导学生从文学角度思考问题。
4. 强调思辨与逻辑
考题不仅要求学生有清晰的观点,还要求能够层层递进、结构严谨地展开论述。
三、优秀作文写作建议
1. 明确立意
在审题阶段,要准确把握材料的核心含义,确定作文的中心论点,避免偏离主题。
2. 结构清晰
建议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开头引入观点,中间分论点展开,结尾升华主题。
3. 语言流畅自然
尽量使用规范、书面化的语言,避免过于口语化或生硬的表达,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4. 结合实际与情感
可适当引用生活实例、历史人物或经典作品,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四、总结
2016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考查。无论是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体现了语文教育中“立德树人”的核心理念。对于考生而言,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更要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良好的价值判断力。
通过认真审题、深入思考、合理布局,写出一篇既有思想深度又有语言美感的文章,是取得高分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