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不虑夕的意思朝不虑夕的解释】“朝不虑夕”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年》。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处于极度危险或紧张的状态,连早晨和傍晚都难以预料,说明情况非常不稳定,随时可能发生变化。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朝 | 指早晨,也泛指一天的开始 |
不虑 | 不考虑、不预料 |
夕 | 指傍晚,也泛指一天的结束 |
朝不虑夕 | 形容处境极其危险,连明天是否还能活着都无法预料 |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左传·昭公二十年》:“朝不虑夕,其亡无日。”
- 用法:多用于描述战乱、灾难、危机等极端情况下人的生存状态。
- 感情色彩:中性偏负面,强调局势的不稳定和危险。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成语 |
近义词 | 朝不保夕、危在旦夕、风雨飘摇 |
反义词 | 安居乐业、无忧无虑、安稳如山 |
四、使用场景举例
1. 战争时期:士兵们朝不虑夕,随时可能丧命。
2. 自然灾害后:灾民们生活困苦,朝不虑夕。
3. 经济危机时:普通百姓的生活变得朝不虑夕。
五、总结
“朝不虑夕”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表达了人在极端困境下的无奈与不安。它不仅可用于文学作品,也可用于现实生活中的描述,提醒人们珍惜当下,面对不确定性时保持冷静与理智。
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出处、用法及相关词汇,我们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它,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