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益善是谁的故事】“多多益善”是一个成语,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讲述的是西汉开国名将韩信的轶事。这个成语原本是韩信对刘邦说的一句话,后来被用来形容“越多越好”,常用于形容数量多且有益。
一、故事背景
韩信是西汉开国功臣之一,早年家境贫寒,曾受胯下之辱,后因才华出众被刘邦重用,成为重要的军事统帅。在楚汉战争中,他屡建奇功,为刘邦夺取天下立下汗马功劳。
二、故事内容
据《史记》记载,有一次刘邦问韩信:“你能带多少兵?”韩信回答:“臣多多益善。”意思是“我带的兵越多越好”。刘邦听了之后非常不高兴,认为韩信是在轻视自己,于是又问:“那你和我相比如何?”韩信答:“陛下不过能将十万,臣多多益善耳。”刘邦听后更加不满,但最终还是重用了韩信。
这句话虽然表面上是夸耀自己的能力,但实际上也反映出韩信对自己军事才能的高度自信。
三、成语释义
成语 | 多多益善 |
出处 | 《史记·淮阴侯列传》 |
拼音 | duō duō yì shàn |
释义 | 越多越好。形容数量多且有利。 |
用法 | 常用于形容资源、人才、方法等越多越好。 |
近义词 | 量力而行、适可而止(反义) |
反义词 | 少即是多、宁缺毋滥 |
四、故事意义
“多多益善”不仅是韩信对自己能力的自信表达,也反映了古代将领对兵力的重视。在战争年代,兵力多往往意味着胜算更大。然而,这一说法也提醒人们,在实际应用中,过多并不一定总是好事,关键在于合理利用和调配。
五、总结
“多多益善”是韩信与刘邦对话中的经典语句,源自《史记》。它不仅体现了韩信的自信和才华,也成为后世常用的成语,寓意“越多越好”。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不仅能了解历史人物的个性,也能从中获得一些现实生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