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黄河大桥简介】兰州黄河大桥,又名“中山桥”,是甘肃省兰州市的一座标志性建筑,也是中国早期的钢筋混凝土桥梁之一。它横跨黄河,连接兰州市城关区与七里河区,是兰州市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历史文化遗产。该桥不仅具有重要的交通功能,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
一、兰州黄河大桥简介()
兰州黄河大桥始建于1907年,建成于1909年,由德国工程师设计,是中国第一座横跨黄河的铁桥。最初名为“兰州黄河铁桥”,后更名为“中山桥”,以纪念孙中山先生。大桥全长234米,宽8.5米,共有16个桥墩,采用钢架结构,是当时国内罕见的现代化桥梁工程。
随着城市的发展,原有桥梁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2004年,政府决定在原址上重建新桥,保留旧桥作为文物展示。新桥于2008年正式通车,采用了现代工程技术,同时保留了老桥的历史风貌,成为集交通、旅游、文化于一体的重要地标。
二、兰州黄河大桥基本信息表
项目 | 内容说明 |
名称 | 兰州黄河大桥 / 中山桥 |
建造时间 | 初建:1907年;重建:2004年 |
竣工时间 | 初建:1909年;新桥:2008年 |
位置 | 甘肃省兰州市,横跨黄河 |
长度 | 234米(新桥) |
宽度 | 8.5米(新桥) |
桥墩数量 | 16个 |
结构类型 | 钢筋混凝土桥梁 |
设计者 | 德国工程师 |
历史意义 | 中国第一座横跨黄河的钢铁桥梁 |
文化价值 | 体现近代中西技术结合,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
交通功能 | 连接兰州市城关区与七里河区,承担主要交通任务 |
旅游景点 | 为兰州市著名旅游景点,游客众多 |
兰州黄河大桥不仅是兰州城市发展的见证者,更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象征。它历经百年风雨,依然屹立不倒,展现了中国人民在艰难岁月中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如今,这座桥梁既是实用的交通设施,也是一座承载历史记忆的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