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过之无不及是什么意思】“有过之无不及”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在某个方面表现得非常出色,甚至超过了原本的水平,达到了与原标准相当甚至更优的程度。这个成语强调的是“超越”和“不逊色”的双重含义。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有过之无不及 |
拼音 | yǒu guò zhī wú bù jí |
出处 | 出自《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后世引申为“有过之无不及”。 |
本义 | 原指超过对方而并不逊色,后来引申为比对方更胜一筹。 |
现代用法 | 多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在某个方面表现优异,甚至超过预期。 |
二、成语解析
“有过之无不及”由“有过之”和“无不及”两部分组成:
- 有过之:表示“超过”,即比原来的更好。
- 无不及:表示“不差于”,即不比原来差。
合起来就是“不仅超过了,而且一点也不逊色”,也就是“比原来还要好”。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工作表现 | 他的工作能力有过之无不及,甚至比老同事还强。 |
学习成绩 | 这个学生的学习成绩有过之无不及,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 |
技术水平 | 他掌握的技术有过之无不及,完全可以独立完成项目。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超出预期、青出于蓝、更胜一筹 |
反义词 | 相形见绌、望尘莫及、略逊一筹 |
五、注意事项
1. “有过之无不及”多用于正面评价,强调“优于”而非“相同”。
2. 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在比较中造成误解。
3. 该成语适用于正式或半正式场合,口语中较少使用。
六、结语
“有过之无不及”是一个表达高度认可的成语,适用于各种场合,尤其在表扬他人或自我肯定时非常贴切。理解其含义并恰当使用,能有效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