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国倾城是什么意思】“倾国倾城”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女子容貌极其美丽,美到足以让整个国家、整座城市为之倾倒。这个成语不仅带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
一、成语解析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倾国 | 使国家倾覆,引申为极美的女子 | 《汉书·外戚传》 | 多用于形容女子美貌惊人 |
倾城 | 使整座城市的人为之倾倒 | 《诗经·大雅·瞻卬》 | 强调女子的美貌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
整体含义:形容女子容貌极美,足以令全国上下为之动容。
二、历史与文化背景
“倾国倾城”最早见于《汉书·外戚传》,其中提到“倾国倾城,莫不延颈”,用来形容汉成帝宠妃赵飞燕的美貌。后世文人多以此来形容绝色美人,如古代四大美女中的西施、王昭君等,也常被赋予“倾国倾城”的美誉。
在文学作品中,“倾国倾城”不仅是一种对女性外貌的赞美,更是一种象征性的表达,往往与“红颜薄命”、“祸水”等概念联系在一起,体现出古代社会对女性美貌的复杂态度。
三、现代使用
在现代语境中,“倾国倾城”更多地被用于文艺作品、影视剧中,形容女主角的美貌非凡。例如:
- 电视剧:如《甄嬛传》中,华妃、安陵容等角色常被观众称为“倾国倾城”。
- 网络用语:有时也被用来调侃某人的颜值极高,甚至夸张地说“美得让人倾国倾城”。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词的使用已逐渐从单一的“美貌”扩展到更广泛的审美层面,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些艺术作品或自然景观的极致之美。
四、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倾国倾城 |
基本含义 | 形容女子美貌极佳,令人倾倒 |
出处 | 《汉书·外戚传》 |
文化内涵 | 象征女性的极致美丽,常与历史人物结合 |
现代用法 | 多用于文艺作品、影视、网络语境 |
使用注意 | 应根据语境合理使用,避免过度夸张 |
综上所述,“倾国倾城”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形容词,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中华文化中对女性美貌的一种高度赞美和象征。在日常交流中,适当使用这一成语,可以增添语言的表现力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