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北京卷作文】2013年北京市高考语文作文题目为“爱迪生如何看待手机”。这是一道结合科技与人文的开放性题目,旨在引导考生思考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在科技进步中保持人性的温度。
一、题目解析
题目设定为:一个生活在19世纪的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如果穿越到2013年,看到现代人使用手机,他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考生需要以爱迪生的视角来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表达他对手机这一现代科技产品的看法,并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分析和评价。
这个题目不仅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考查其对科技与社会关系的理解,以及批判性思维和想象力。
二、写作思路总结
| 写作角度 | 内容要点 |
| 科技与人性 | 爱迪生可能会感叹科技的进步,但也可能担忧人们过度依赖手机而失去真实的人际交流。 |
| 历史与现实 | 爱迪生作为一位发明家,会从技术发展的角度看待手机,认为它是一种进步,但也会反思其潜在问题。 |
| 个人情感 | 可以通过爱迪生的内心独白,表达他对现代生活的复杂情感,既有好奇也有忧虑。 |
| 社会影响 | 分析手机对社会结构、人际关系、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影响,提出建设性观点。 |
| 价值观引导 | 强调科技应服务于人类,而不是控制人类;呼吁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保持理性与独立思考。 |
三、优秀范文示例(节选)
> “我站在21世纪的街头,看着人们低头注视着手中那块小小的屏幕,心中既惊讶又感慨。这是我的时代吗?我曾发明了电灯、留声机,甚至尝试过电影……但我从未想过,有一天人类会用如此小巧的装置连接世界。手机,是你们的‘新发明’,它让信息传播变得迅速,也让人心变得疏远。我愿你们能善用它,让它成为沟通的桥梁,而非隔阂的屏障。”
四、写作建议
1. 视角明确:以爱迪生的口吻叙述,体现他的思想和情感。
2. 内容丰富:结合历史背景与现代科技,展现对比与思考。
3. 语言生动:避免过于平淡,适当加入描写和比喻。
4. 立意深刻:不流于表面,深入探讨科技与人的关系。
五、总结
2013年北京卷作文题“爱迪生如何看待手机”是一道富有启发性的题目,鼓励学生从历史人物的视角出发,思考科技与社会的关系。它不仅考验学生的写作技巧,更激发他们对科技伦理、人文关怀的深度思考。通过合理的结构安排和丰富的思想内容,可以写出一篇既有逻辑又有温度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