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湖北高考语文作文题目上善若水】2013年湖北省高考语文作文题目为“上善若水”,这一题目源自《道德经》中的名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道题目的提出,不仅考查学生的文学素养,还引导学生思考人生哲理、处世态度与道德修养。本文将从题目来源、写作思路、常见立意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呈现。
一、题目来源与含义
“上善若水”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八章,意思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水具有滋养万物、包容、谦逊、柔顺等特质,这些品质被引申为做人处事的最高境界。
二、写作思路分析
1. 理解“上善若水”的内涵:强调“不争”“利他”“谦逊”“包容”等精神。
2. 联系现实生活:可以从个人成长、人际关系、社会现象等多个角度切入。
3. 结合历史或文化人物:如孔子、诸葛亮、苏轼等,体现“上善若水”的精神。
4. 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通过自然现象、人物故事来阐释主题。
三、常见立意方向
| 立意方向 | 内容简述 |
| 1. 做人应像水一样谦逊低调 | 强调不争名利,注重内在修养 |
| 2. 利他精神的重要性 | 水滋润万物,启发人们帮助他人 |
| 3. 容忍与包容的价值 | 水能适应环境,启示人们要有包容心 |
| 4. 逆境中坚持与柔韧 | 水遇石则绕,表现坚韧与灵活 |
| 5. 与自然和谐相处 | 通过水的特性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 |
四、写作建议
- 避免空泛议论:应结合具体事例或人物,增强文章说服力。
- 语言要优美但不过于华丽:保持自然流畅,避免堆砌辞藻。
- 结构清晰:开头点题,中间展开,结尾升华主题。
五、总结
“上善若水”作为2013年湖北高考作文题目,不仅考察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更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善”的精神。通过深入理解这一哲学命题,考生可以写出既有思想深度又具情感温度的文章。
表:2013年湖北高考作文题目“上善若水”要点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题目 | 上善若水 |
| 出处 | 《道德经》第八章 |
| 核心含义 | 不争、利他、谦逊、包容 |
| 写作方向 | 个人修养、人际关系、历史人物、自然与人生 |
| 常见立意 | 谦逊、利他、包容、坚韧、与自然和谐 |
| 写作建议 | 结合实例、语言自然、结构清晰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上善若水”不仅是一道作文题,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希望考生在写作时能够深入思考,写出有深度、有温度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