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是什么纪念日】12月13日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尤其在中国历史中,这一天被赋予了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日期的背景和重要性,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直观展示相关信息。
一、12月13日的主要纪念意义
1.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是中国政府为了纪念1937年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后制造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事件而设立的国家级纪念日。这一事件导致约30万中国平民和战俘遇害,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篇章之一。
2. 国际人权日(部分国家)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12月13日也被视为与人权相关的纪念日,但这一说法并不普遍,主要还是以中国的国家公祭日为主。
二、相关背景信息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纪念日名称 |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
| 设立时间 | 2014年 |
| 纪念对象 | 1937年南京大屠杀遇难者 |
| 历史背景 |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陷南京,实施大规模屠杀、强奸、劫掠等暴行,造成大量平民伤亡 |
| 公祭活动 | 每年举行国家公祭仪式,包括默哀、献花、升旗等 |
| 教育意义 |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铭记历史,珍惜和平 |
三、为何要设立这个纪念日?
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警示。它提醒人们勿忘国耻,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同时,也向世界传达了中国维护历史真相、捍卫人类尊严的决心。
此外,这一纪念日还促进了国际社会对战争罪行的关注,推动了全球范围内对历史记忆的共同维护。
四、结语
12月13日不仅仅是一个日期,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它让我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同时也激励我们不断前行,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
总结: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旨在纪念1937年南京大屠杀中的遇难同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警示后人铭记历史、珍惜和平。


